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全国警方推进涉毒排查整治,确保暑期青少年远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持续开展青少年防诈骗宣传教育。针对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教育部办公厅公文、冒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实施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公安

持续开展青少年防诈骗宣传教育。针对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教育部办公厅公文、冒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实施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公安部、教育部日前联合发布安全提示:接到自称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主动退费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相关政策要以政府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不明事项可向教育、公安等行政部门核实。不轻信来历不明的文件、电话和短信。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还联合开展了“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反诈知识“进校园”“进家庭”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答、科普动画等开展精准反诈宣传。

为确保青少年远离毒品犯罪和危害,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常态化推进校园周边涉毒问题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引诱、教唆、欺骗、强迫青少年吸贩毒的违法行为,着力阻断毒品危害向少年儿童群体蔓延通道,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安全无毒的社会环境。同时,常态化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应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青骄第二课堂,吸引了全国23万余所学校、1亿余名适龄在校学生学习系统科学的禁毒知识,筑牢拒毒防毒思想根基;会同教育部门连续多年开展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举办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持续推进全社会禁毒宣传,广泛传播“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

在此,警方提醒青少年朋友们,要高度警惕网络虚假交易、刷单返利等高发诈骗类型,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做到不明链接不点击,不明网站不浏览,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电话、银行卡等信息;增强防诈意识,不参与网络刷单,不在非正规平台上交易网络游戏账号、点卡、游戏装备;不要出租、出售、出借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网络支付账号,以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林靖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贾俊强

7月15日下午,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贾俊强在发布会上介绍,暑期来临,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防范风险能力较弱,在学校放假期间面临较高安全风险,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推进涉毒问题排查整治,并提醒广大学生远离毒品,谨防假冒校外培训、网络刷单等诈骗。


文章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网址: http://www.qsnfzwt.cn/zonghexinwen/2022/0718/593.html



上一篇:国际禁毒日|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守护青少年健
下一篇:小天才平板充斥黄暴 App ,内容不堪入目...

青少年犯罪问题投稿 | 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青少年犯罪问题版面费 | 青少年犯罪问题论文发表 | 青少年犯罪问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