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97|山东创建“优秀青少年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1年7月16日,团省委转发了《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暑期自护教育行动的通知》,决定从

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1年7月16日,团省委转发了《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社区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暑期自护教育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暑期开始,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区为基本活动区域,在全省范围内长期开展“青少年维权岗”自护教育行动。2002年6月1日,“省暨济南市‘为了明天'青少年普法宣教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泉城广场举行,系列普法宣教活动广泛开展起来。1999年至2007年,全省先后有五批458家单位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五批89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2004年3月至8月,团省委、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省学联、省少工委在全省联合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引导青少年增强网络文明意识。2004年8月19日,团省委、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通信公司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青少年绿色上网手拉手”活动的通知》,积极推动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建设。2005年3月21日至22日,团省委联合济南电视台、齐鲁晚报在济南举办“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大型报告会,并开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陶宏开教授山东行”大型公益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山东共青团不断深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在全省推广青岛市“红黄绿”分层管理模式、济南市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团支部书记、东营市推行社会服务令等经验做法,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实现了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力实施重点群体专项保护行动。根据不同青少年群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关爱行动”,闲散青少年“导航行动”,问题青少年“帮教行动”,困难青少年“救助行动”,流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7年,全省青少年犯罪率控制在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以内,改造成功率达到98%以上。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和治安案件,有效减少了校园伤害及周边地区违法犯罪的发生。开展让未成年人远离“三厅一台”和远离“网吧”行动,对非法“网吧”、违规经营电子游戏厅、不良网络信息、淫秽色情出版物、“口袋本”图书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开展了“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2006年到2008年,全省未成年犯占罪犯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66%、7.36%、6.08%,三年下降总幅度达20.63%。三年来,我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全国考核中,取得了两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的好成绩。

记者 杨璐

成立全省青少年维权中心。2003年9月,省青少年维权中心正式成立。2004年2月17日,山东省青少年维权中心成立暨维权热线开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12月24日,团省委下发《关于做好“山东省青少年维权热线”接听和青少年维权事务受理工作的通知》;28日完成“山东省青少年维权热线”()技术连接,并开始在全省17地市试运行。2005年4月,完成了与全国维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的对接工作。2003年至2007年,全省服务台接受咨询6000余人次,受理青少年维权案件300余宗。2007年5月9日,团省委召开全省团的权益暨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工作会议,团省委书记张光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现场点击开通了山东省青少年服务台。此后,山东各级团组织进一步加强呼叫中心、咨询员咨询和网站建设,以电话、短信、书信、网络通讯等形式,进一步拓宽了服务青少年的渠道。

开展对受灾、特困等青少年的救助活动。2002年至2005年,团省委联合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移动通信举行了全省特困高考新生助学行动,先后有1200多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救助金。我省于2003年起开始实施明德奖学金项目(明德奖学金由TPTC建立,由中国青基会和TPTC合作实施管理),连续5年资助山东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对象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从农村考入高等院校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2005年6月,全省团组织在暑期集中开展了“送岗助学,情暖学子”大型公益活动,有3500名学生与企事业单位达成意向,有1500余名学生被企事业单位当场录用。希望工程2002年至2007年共筹资6896万元,援建希望小学190所,资助贫困生3.78万名,帮助2058名特困高考新生圆了大学梦。


文章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网址: http://www.qsnfzwt.cn/zonghexinwen/2022/0601/582.html



上一篇:监护人疏于管教致未成年人犯罪?“督促监护令”
下一篇:送法进校园丨双峰法院开展“护蕾花开、助力成

青少年犯罪问题投稿 | 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青少年犯罪问题版面费 | 青少年犯罪问题论文发表 | 青少年犯罪问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